Himalaya

2012年5月10日 星期四

印度佛教史概說C13

波羅王朝與密教
  1. 戒日王(西元606~646年),七世紀初出現於耶牟那河上游的塔尼斯華爾(Thaneshvara),定都曲女城(Kanyakubja, kanauj),是印度在回教入侵前短暫的統一君王。與中國唐朝曾經互派使者,其時留學於北印度的玄奘,將其所見聞記述於【大唐西域記】和【慈恩傳】中。又那爛陀自從成為佛教研究中心以來當推此時最為繁榮。
  2. 戒日王後,北印度較有勢力者是德干高原地方的拉修突羅庫達朝(Rastrakuta,西元750~795年)及含西印度以占領恆河上游地區的波羅提哈羅朝(Pratihara,西元750~1,000年,取戒日王代之,仍都於曲女城)和東印度孟加拉奧立沙(Orissa)地區的波羅王朝(Pala,西元750~1,000年)。其中保護佛教,對密教發展產生極大影響的是波羅王朝。
  3. 波羅提哈羅朝人民主要為由西北進入印度的混血民族後裔,自稱武士階段,蔑視農商,稱為拉及普都(Rajput),曾確立封建制度,可視為印度史上的中世紀開端。其對印度的傳統忠實而對佛教反感,因此佛教中心移往西印度的伐臘毘地方,其為西方貿易的商業根據地。玄奘居留到義淨入印間的三十年間也正落於此朝代中,此期間佛教急速的密教化。
  4. 波羅王朝於西元八世紀中興起於東印度孟加拉地方。此朝以前的西元七世紀至八世紀間,代表佛教教學的論師可以分為二個系統,義淨將他在印度時的佛教分為婆沙、經量、中觀、瑜伽四派,但其主流為中觀和瑜伽二派,此二派的代表人物有月稱、寂天、法稱等人。另月官(Candragomin)為七世紀人,對於印度古典文法學貢獻很大,同時也是多羅菩薩及觀音菩薩信仰的密教論師。
  5. 波羅王朝定都於華氏城,至九世紀達於全盛時期,勢力達恆河上游,但受西方波羅提哈羅朝和南方拉修突羅庫達朝的制約,無法再擴其領域。此朝歷時至十二世紀中,後為臾那(Sena)朝所滅。第一君主瞿波羅(Gopala,西元750~770年)在摩揭陀建立歐丹多富梨寺(Odantapuri),但其址目前不明,相傳西藏曾模仿此寺而建一寺於桑鳶(Bsamyas)。二任達摩波羅(Dharmapala,西元770~810年)也在摩揭地恆河邊建立了超戒寺(Vikramasila),此寺佔地之廣及僧尼之多,都在印度史上居首位。此寺不單是佛教寺院,同時也傳授形而上學、論理學、文法學等,從外國來的留學僧雲集於此。那爛陀、歐丹多富梨寺、毘鳩摩尸羅(超戒寺)等寺院為佛教在印度最後的據點。超戒寺的教學、組織、典籍等多依其原型傳入西藏,促成西藏佛教的形成發展。
  6. 波羅朝三任提婆波羅(Devapala,西元810~850年),復興北孟加拉巴哈普(Paharpur)地方的特來庫達迦(Traikutaka)寺,改名為蘇摩普利寺(Somapuri)。至十一世紀中,羅摩波羅(Ramapala)在北孟加拉建有加克陀羅寺(Jagaddala)。十一至十二世紀頃在北孟加拉也建有德維哥達寺,在東孟加拉的琦塔貢(Chittagong)地方建有龐帝達寺(Pandita)等,護持許多僧尼而成為密教的修學中心。
  7. 密教,即秘密佛教。難以簡單定義,以二特徵區別,一為組織化的咒術禮儀,二為神秘主義。
  8. 所謂咒術,指向神與命運或自然現象(即對於我們的幸與不幸能給予很大影響的對象)等由我們運用神秘的手段加持祈禱,以達到願望的一種意圖與方法。所謂神秘主義,是感得宇宙中心、絕對者神等的存在與自己內心結合的心理狀態。
  9. 在印度教的影響下,大乘佛教從七世紀中開始急遽地密教化,在向來的佛、菩薩外,取入許多密教的諸尊像於佛教中,成為禮拜的對象。這一方面可說是大乘佛教對於各種宗教立場的寬大思想,同時也可以視為反映各種大乘經典成立的社會背景。
  10. 在初期佛教經典中可以看到的密教主要是為護身、禳災、招福而唱念咒文的儀禮。大乘經典中,為了此等目的而述說不少陀羅尼(dharani)。相對於後期有組織化的密教,這些被稱為雜密。在七世紀半有依【大日經】(Mahavairocanasutra)成立的密教,繼之在西或南印度出現依【金剛頂經】成立的密教。此二密即真言乘(Mantrayana),或稱純密,是中、日真言密教教義的根柢。
  11. 【大日經】及【金剛頂經】二經的中心思想是智慧與方便。大乘佛教所述的「空」思想,也成為密教的根本。密教對空性的認識為空即智慧(prajna),此智慧的實現就是現實狀態的肯定,求此智慧的心(bodhicitta,菩提心)與救濟眾生的慈悲(karuna)與達到此一目的的手段(upaya,方便)。密教的修道方法就是瑜伽(yoga),其為印度佛教共通而廣用的修道方法。
  12. 在密教中,瑜伽與陀羅尼、印契(mudra,印相)、曼荼羅(madala)等連結使用為其一大特徵。曼陀羅(mantra,真言)也是同義語。印契是手結印的相狀;曼荼羅是瑜伽的對象,即壇或圖像的意思。這些真言、印契、曼荼羅更與佛、菩薩、明王等複雜組合而有詳細規定,因此,密教的形式,在教義及儀禮、尊像方面都漸漸地變形而與向來的大乘佛教迴異其趣。
  13. 波羅王朝初期最有名的密教論師為寂護(Santaraksita)。他出身於孟加拉王族,曾擔任那爛陀寺的首座(即教學長)。其學派為兼具中觀和瑜伽的中觀瑜伽派。著有【真性要集】(Tattvasamgraha),並對法稱的【諍正理】(Vadanyaya)有所註釋,其梵文本和西藏語譯本現在皆存。八世紀中(西元760年)應西藏王吃利雙提贊(Khri-sron-lde-brtsan)招請入藏。此後,蓮花生(Padmasambhava)(與其稱為大乘論師,不如稱為大樂思想的修行者)繼寂護之後入藏,成為西藏喇嘛教實際上的創始者。再後,有傳為寂護弟子的蓮花戒(Kamalasila)在註釋【真性要集】之後入藏,壓倒中國禪宗系的頓悟說而確立了瑜伽行的漸悟說。
  14. 達摩波羅(西元770~810年)王時代,超戒寺首任首座師子賢出。上述人物在教學著作方面雖都採取中觀派立場,但其根柢卻是瑜伽行。密教行法採瑜伽為中心,以此瑜伽行派教學為形而上學的哲學基礎展開密教瑜伽,使原為異教的密教行法取得主張正統地位的根據。
  15. 七世紀末,奧立沙(八世紀中為波羅王朝根據地)地方的三婆羅國(Sambhala)國王因陀羅浦諦(Indrabhuti,西元687~717?)組織了金剛乘(Vajrayana)。金剛指我與法,具有如金剛石似地不變化的自性之意。實現此金剛性的方法叫做金剛乘。又金剛性被視為與大乘佛教所說的空性同一,因此又稱空性乘(Sunyatayana)。其修行法將瑜伽和性樂連結,將真言中的智慧喻為女性,因其性靜;將方便喻為男性,因其性動,而以瑜伽方式呈現男女交會。這實是印度教怛特羅的濕婆與性力(sakti)的關係,只不過將其化為佛教的智慧和方便而已。由此智慧與方便(男女交會)所得之究極境地的涅槃,則為兩者的混合而不可分別,故名之為般若方便(prajnopaya),此境地稱為大樂(mahasukha)或菩賢(samantabhadra)。金剛乘的瑜伽全與性行為一致,明顯異於真言乘,因此被稱為左道密教,有人視之為墮落的佛教。
  16. 金剛乘的文獻,最早可追溯到【文殊師利根本儀軌經】(Manjusrimulakalpa)和【一切如來金剛三業最上秘密大教王經】(Guhyasamajatantra ,或稱【秘密集會】(Tathagataguhyaka))。此二經之原形可能至八世紀頃才成立,到九世紀頃才完成現在的形式。【文殊師利根本儀軌經】中可看到許多印契、咒文、曼陀羅等,為最初有系統的怛特羅。【秘密集會】是印、藏金剛乘重視的怛特羅,為男女兩性和合體系化的開始,也是後來左道密道教義的根本。
  17. 金剛乘的最初行者相傳為沙羅訶(Saraha,七~八世紀),其與因陀羅浦諦之間有數名學匠的傳承。因陀羅浦諦據說有23種著作,其中以【智成就】(Jnanasiddhi)最重要。而此書曾被其妹羅珂修明迦羅(Laksmimkara)在自著【不二成就】(Advayasiddhi)一書中大肆修改。其妹的教義叫俱生乘(Sahajayana),其信徒叫俱生教徒(Sahajiya),今日在孟加拉地方尚可發現蹤跡。
  18. 後由金剛乘分出另一派叫時輪乘(Kalacakrayana),在十世紀頃開始流行,因該乘曾言及回教徒的入侵,因此可推定為其已處於秘密佛教的尾聲。時輪乘教義局限於現在、過去、未來三時的迷妄,主張信仰本初佛(Adibuddha)而得解脫。
  19. 十一世紀初葉,金剛乘、時輪乘的論師可舉其要者如阿提沙(Atisa, Dipamkara Srijnana,西元980~1,052年)、不二金剛(Advayavajra)、寶藏寂(Ratnakarasanti)、般若迦羅摩諦(Prajna-karamati)、那洛巴(Naropa)等人。阿提沙於西元1,040年左右曾為超戒寺首座,西元1,042年受西藏王祥秋月(Ye-ses-hod)之請入藏復興佛教。不二金剛則著有【不二金剛集】(Advayavajrasamgraha)。包括上述論師著作,由八世紀至十二世紀間被稱為金剛阿闍犂(Vajra-carya)者,以及有84名成就者(Siddhapurusa)所著的密教文獻(即佛教怛特羅),大部份曾被譯為西藏文並收入西藏大藏經的經部、論部,其總數達三千數百部之多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